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北回歸線上最熾熱的草根力量



    天花板上的壁畫,是台灣百年發展史的縮影;佈滿整面牆的書籍種類,從不受暢銷排行榜影響,廣納了各種社會議題。這是濁水溪以南最活躍的社運書店,也是房主余國信夢想的起點:洪雅書房。

大無畏夢想萌芽

店內一隅 (鍾宛儒/)
 那年他16歲,偶然走進了當時的台灣圖書室,看見張宏榮醫師對環境和文化的熱忱,和談起台灣文化時炯亮的眼神,國信在心中種下了一顆夢想種子;21歲的他,剛從學校畢業,便決定帶著無畏的熱情,創立了這個他覺得「很屌」的空間,洪雅書房。



影響在地,在地影響

十三年來不間斷的公益講座 (鍾宛儒/)
 洪雅書房創辦至今,已邁入第13個年頭,每周三的免費公益講座從不曾間斷,已經舉辦了600多場,喚起許多年輕人對社會的關懷。但,講座免費,買書的人也越來越少,書店的經營其實很難維持,「書店是很困難生存的,如果變成夜店就好賺些。」國信玩笑的語氣中帶著真實。洪雅書房確實曾幾度面臨倒閉,但每一次都在書店鐵門欲拉下之際,便又有一股新的力量注入。曾有一群素昧平生的社區媽媽因從報紙上看到書房即將倒閉的消息,開始自發性地捐募,雖然金額並不多,卻讓書房有新的力量繼續走下去。書房中的每個擺設都是有故事的,牆上一張近百公分的老照片,是一間老工廠要拆遷時,資深員工立即請國信拿回來保存的。雖然只有十坪大小,但在耕耘了十幾個年頭之後,確實讓居民對洪雅產生了在地認同。

從洪雅出發的小革命

玉山老旅社 (鍾宛儒/)
 洪雅,其實不只賣書,這裡曾發起無數對社會關懷的行動:參與反核、支持新聞媒體自由,更搶救了玉山旅社及嘉義舊監獄等各類文化資產;熱愛土地的國信,還帶領大小志工親自下田插秧,運用自然農法重新連結人們和土地的關係。為環境、文化、人權等各種社會議題付出的洪雅,已不再單純只是個擁有思想書籍的空間,更成為年輕人站出來為社會發聲的起點。

點燃更多夢想

總是和每個人訴說著夢想的國信(鍾宛儒/)
 每一個時期,國信心中對於書店的期待都是不一樣的。曾在台南開過分店的洪雅,最後回歸嘉義以專注在地的獨立書店形式經營。未來,國信期待有新的力量加入洪雅,為書房開創更多可能;玉山老旅社復活的成功經驗,也讓國信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勇敢做夢的人,一起在嘉義的老房子中,點亮更多夢想。




戀戀眷村.風華再現

與陳小鯨教官合影(賴崴吾/攝)


 本篇報導很榮幸訪問到多次獲得推動社會教育獎項的陳小鯨教官,透過他對眷村文化的特殊情感以及堅持,才能讓嘉義在地的眷村文化以全新的樣貌再度呈現代世人面前!

無心插柳

  將人生大半輩子奉獻給國家的陳教官邊回憶幼時在嘉義市空軍所屬的建國二村成長的點滴,邊談到最初投入社區營造的契機,經由同為努力推動社區營造兄長的鼓勵下,透過發行社區報、舉辦各類展覽與活動以及成立社區劇團,逐漸爭取到前眷村住民以及市政府的認同,進而攜手為保存並發揚眷村社區文化而盡一份心力。

「眷」戀往事

 至於談到最根本的動機,陳教官堅定地表示,對他而言這是一種「對記憶的使命感」,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自己出生地過去的故事,而非只有現在的表象。他亦提到,眷村生活中那種家家戶戶透過頻繁的互動與彼此互助合作而凝聚出的共識,更能體現何謂眷村文化的精隨,這點也是在紛擾的都市或其他社區所無法取代的瑰寶。

 最後我們問到一路走來,最大的收穫為何,陳教官謙虛地說,光靠他一人是無法進展到如此地步,過程中也獲得許多支持與鼓勵,讓他能更堅定地持續下去,期望藉由努力的成果,凝聚大家對眷村文化的意識與感動,進而對「家」這個字詞含意的重新了解與肯定,若能達成,也算是他最大的欣慰了。

 陳教官也勉勵大家,做任何事時,可以有目標,但絕對不能有目的,只要心存目的,做起事來就會顧慮甚多,導致計畫窒礙難行,反到產生不良影響;另外,他也期許大家要隨時充實自我、保持活力,唯有如此,方能在庸碌的人生中找出屬於自己的舞台,並持續發光發熱,直到達成自我實現的那一天!


「灶」出飄香人生


 
 爺爺奶奶記憶中的爐火、爸爸媽媽口中的童年,都圍繞著這口,灶;但,瓦斯爐出現之後,住在城市裡的孩子甚至未曾看過,這個上一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灶。

莊聲爺爺做的灶
(鍾宛儒/)
 當一般人家中的「灶咖」裡都不再有灶時,嘉義市蘭井街與國華街口,還有一位做灶的老師傅,84歲的莊聲爺爺,仍堅持著這份老手藝。除了灶門是委外訂製,連灶所需的煙囪,都由莊爺爺親手製作。爺爺年輕時是泥作工,後來也曾做過棉被,四十多歲之後發現爐灶市場需求興起,也與年輕時的泥作工作相去不遠,便開始摸索,這一做,就是四十多年的光陰。

 十多年前,因瓦斯爐的出現,不僅讓嘉義市很多做灶的師傅都接連放棄手藝,連做煙囪的工廠都關閉了,灶業在一夕之間由盛轉衰。為了能讓灶繼續做下去,莊爺爺也因此去向做煙囪的師傅請教技術,並自己設計做煙囪的機台,加上妻子的從旁協助,讓由灶升起的煙,能夠繼續飄散。
爺爺婆婆合力做煙囪(鍾宛儒/)

 即使市場越來越小,卻仍不斷有客戶上門詢問是否能繼續做灶,像是媳婦開的水煎包店、市區許多豆腐店,也都堅持使用莊聲爺爺親手打造的灶。即使賺得不多,目前也沒有學徒,莊聲爺爺和婆婆也從未想過要放棄,認為若體力還在許可的範圍之下,絕對會繼續堅持下去。「你要學嗎?可以教你!」爺爺笑著說。即使烹飪的器具不斷出新,但莊爺爺守護這份工藝的熱情與堅持,卻始終不曾動搖。

鄒族,都是生命豆體



距離海平面950公尺,這裡是台灣原住民鄒族文化現存最大村落的所在地,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鄒族,大多定居於阿里山山區,目前人口總數約為六千多人。身為HAMO天神子孫的他們,擁有樂觀的高山生活哲學,部落間彼此的連結藉由祭儀、歌舞活動的舉辦,使得鄒族血脈更加緊密相依。而定期舉辦的收成祭(Homeyaya)、戰祭(Mayasvi)、生命豆季(FO’NA)也讓後輩子孫們身體力行這綿延千百年以來的鄒族文化歷史印象。

圖為鄒族生命豆圖示
時序進入十月,不同於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十月的阿里山盪漾著春分氣息,讓阿里山十月氛圍出現這微妙變化,源自於鄒族生命豆季的出現。生命豆,鄒族人稱為FO’NA,是在惡劣的土壤環境下也能結實纍纍且美味可口的植物。據傳,多年前鄒族屢遭天花、瘟疫以及傳染疾病等危害,也因部落群聚而居,使得傳染力更加蔓延,族人人口數驟降,擔心族人滅亡的長老因而提出族人孕育計劃,並以具有強韌生命力的生命豆作為鄒族子嗣繁榮興盛的象徵代表,於是有著愛情、新生、強韌生命意涵的生命豆季就此產生。                     
                                                       
         
圖為體驗鄒族傳統婚禮的新人們
生命豆季以鄒族傳統婚禮方式進行,大致包括了祈福儀式、成年禮以及結婚儀式。一開始,以鄒族傳統迎賓舞蹈揭開序幕,緊接著由族裡長老主持祈福儀式,在聖火點燃後,長老以小米酒跟糯米作為祈福祭品,祈求祖靈降福族人。之後,執行成年禮,新人們於成年禮中將接受長老輕揮棍子拍打屁股,男生於拍打完後得在吃一口山豬肉,成年禮即完成,而經過成年禮洗禮的新人們將賦予結婚的權利。

最後為生命豆季的主軸,結婚儀式。婚禮儀式進行時,新人們將走過由鄒族長茅戰士搭起的拱門,男右女左分別進場,站定位後,長老們開始以沾滿水滴的葉子輕拍新人背部以示祈福。祈福完成,新人們舉起同心杯喝完同心酒的同時也接受了觀禮族人們的祝福,婚禮即圓滿完成,今年的鄒族生命豆季也同時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三四年級生的童年回憶─頂菜園


 為了重現童年回憶中的頂菜園,出生於嘉義的頂菜園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惠,憑著對故鄉的深濃感情,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古早味園區。嘉義是個人口外流極度嚴重的地區,而陳理事長相信,最終這些外流人口都會回「嘉」,於是便毅然決然決定為他們保留兒時回憶,讓回憶不跟著年齡老去。

進入時光隧道

 在踏入頂菜園鄉土館前,先會留意到一旁斗大的看板,上頭寫著:「相信有一天,火車ㄟ轉來」,可看出園區的建造是企盼頂菜園地區再一次恢復繁榮;穿過小徑後,如同乘著時光機來到五○年代的農村社會,耕田的牛隻,嘉義現今唯一的嘉義客運早期售票亭以及日治時期的古笨港岸內所(註一),所內擺放了各式老照片、舊時車票與擬真火車頭,全都能帶領我們認識過去、回憶童年。再往前走,可看見再次重現於世人眼前的板頭厝車站,而操著一口台灣國語的司機大哥也駛著「山寨版小火車」穿梭在園區內帶領遊客體驗古時農村生活,路旁也不時插著刻著台語順口溜的檜木板,供遊客重新認識台灣文字之美。
尋找記憶
  透過頂菜園,許多人找回了三四年級生的兒時記憶,並傳承至下一代,根據TVBS節目訪談,陳明惠理事長提到其最大的心願是讓自己的家鄉再現繁榮,園區內各式各樣的懷舊小物全是其一手收集,除了保留了農莊社會的原汁原味,也讓這些「老東西」繼續活下去,並賦予其新的意義,如果想要重拾古早記憶、回味童年,頂菜園鄉土館絕對可以帶來最佳實境饗宴!

(註一:「案內所」為日治時期的客服中心)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驛●當年

(圖上至下分別為:北門驛外觀、鐵道、
月台、展示火車。
註:「驛」為日本人通稱車站的意思。)

眼前的木造車站橫躺著     
佔據你我左右視線
泛舊木牌上霸氣的刻著它名字
隱身在後的鐵道有著一段故事
從火紅太陽到青天白日
它歷經不同世代的洗禮

鐵軌上的磨痕
透露來往山地與平地的頻繁
也誇耀著當年車站的繁華
通往古今的月台,佇立原地
你我所見,卻如此不同
沒有停擺的鐘
仿佛是車站的生命力
安靜卻鮮明地訴說,我還在。

從前在這看到的一些事
過往在這發生的一些事
成為後人在這說出的故事

火車站之迷人處
在,它搭載著無數回憶
相信朱自清他也同意著                                      
風光行駛過往的六零年代
這個世紀的它沉靜地座落於城市中
過去,它以繁華景象深植人心。
今日,它以古蹟型態印入眼簾。

這個火車站,它的名字叫「北門驛」。



用二十七張照片,換你六十年的故事。

北門驛位居海拔31公尺,為一座日式木造車站,建築物取材自阿里山森林中的高級紅檜構築而成。追溯回日治時代,當日本人從平原慢慢向上開發時,他們發現了阿里山這座富含木材的森林,為了將木材運至山下好出口到日本以及台灣建造所使用,北門驛於明治43(西元1910)正式行駛,行駛約莫六十年,於民國62(西元1973)停運。
根據歷史紀錄,北門驛當年為全台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以它為中心延伸出許多依附阿里山木材而生的商機與製木工廠,像是為了延長木材的壽命而興建的「杉池」、用來處理木材的製材廠、提供官員們休憩娛樂的營林俱樂部、數不盡的木材專賣店以及掌握火車命脈的北門修理廠等。其中杉池為嘉義八景美名之一-「檜沼垂綸」所描述的地點,訴說當年嘉義人於杉池垂釣享受悠閒的情境。當年此地木材業興盛的繁榮光景,在政府發布禁止林業開發之時便消失無蹤,爾後北門驛便成為大家熟知的阿里山觀光鐵道一部分。
北門驛周遭景致
車站外圍封鎖著,眼睛從圍欄旁跨進眼前這長方形的月台,月台屋簷下懸掛著鐘,時針指向四,分針倒向十,那一瞬間就這樣掉進時空的月台裡,將剛印入眼簾的北門驛時光走廊相片一張張在腦中放映著:火車將進站的汽鳴聲、站長的吆喝聲、隨著火車而來的黑煙,與搬運木材工人忙進忙出的身影;今日的下午四點五十分,沒有火車進站急停刺耳的剎車聲、沒有人聲鼎沸,只有三兩當地居民閒談聲與攤販叫賣聲,曾聞以為常的檜木味,今日已不復在。古今重疊之處,只剩車站名、木造建築物,以及黃昏陽光照進軌道間,那超越時空與想像的美感。
北門驛周邊展示的時光迴廊照片集